||||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校概况四中校史

四中校史

常德市第四中学校史

发布时间:2020-11-09 10:01     浏览量:

 

常德市第四中学学校发展史

 

学校概况

 

常德市第四中学位于常德市建设东路533号,始建于1942年,历经80年风雨沧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优雅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一颗镶嵌在沅水之滨的璀璨明珠。学校原名“私立植材中学”,后改名“湖南省私立明义中学”。1953年改为公办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99人。

2015年,学校恢复了创办初期“明德尚义”的校训,既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又关注立德树人和素养提升。从7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明义文化积淀中总结提炼出了“立德启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人、以德促学、以德立校”的德育理念、“以德立教、以学促教、以研兴教”的教学理念、“以章为范、以精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求真务实,围绕“学习有进步,品行无差生”的培养目标,倾力打造全新育人模式,形成了“励志 笃学 乐行 眀义”的校风,“严教 勤教 善教 乐教”的教风,“合作 求知 探索 创新”的学风。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居市直中学前列,目前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教师17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1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朱金凤同志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常德市“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党的二十大全国代表。另有湖南省初中“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湖南省优秀教师1名,市级以上优秀教师25名。

常德市四中在明义文化的引领下,深化改革,抢抓机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工作连创佳绩,迅速崛起成为常德本地的一所品牌学校。学校曾先后荣获第一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首批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湖南省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基地、常德市最美校园、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学校、常德市安全文明校园、常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廉洁文化示范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少先队改革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直接联系示范单位、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等多项称号或荣誉。学校连续3年被国家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学校”、连续3年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在市直公办初级中学获得第一名、连续3年评为“常德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连续10年被常德市教育局评为“中考优秀学校”;连续7年被常德市教育局评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2020年9月,学校德育创新团队获常德市第四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先后接待全国各地的教育考察团五十多个近千人次。

展望未来,四中人信心百倍。今天的常德市四中正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办学态度、丰富的课程体系、全面的发展愿景,朝着建设现代化学校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1942年8月学校创建至今,四中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八个时期∶

 

第一章    辗转初创时期(1942年—1953年)

第一节   艰苦建校

抗战期间,日寇飞机在常德城空经常狂轰滥炸,学校无法在城内办下去,许多学校都迁出常德城,转移到边远地区的深山老林中,常德城内及常德后河一带几乎形成真空。为了解决真空地带学生读书的问题,民国时期常德著名三公之一,人称“蔼公”的陈凤灵先生不辞劳累,鼓起勇气,四方筹措资金,坚持勤俭办学的精神,于1942年8月在常德县周家店镇团垱坪村王家桥租赁地皮一块,盖起几栋草房, 聘来一批知名教师,办起了一所“私立植材中学”,陈凤灵先生亲任校长。学生大部分来自常德后河广大地区,1943年5月,学校经当时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立案,正式定名为“湖南省常德县私立明义中学”, 立校训为“明德尚义”。后因周家店校址烧毁,迁址常德县太阳山白鹿寺续办。

 

第二节   回迁城区

抗战胜利后,1946年学校计划迁回城区,借用常德县公产府城隍庙为校址,即现址。这时,陈凤灵先生鉴于自己年事已高,加之身体健康欠佳,无力主持学校回迁重任,便将校长一职交由当时教育界知名人士丁瑚先生接任。

回迁工作历时几年,当时迁校一无所有,既无校舍,又无资金,全凭白手起家,丁瑚校长凭借人缘关系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并将自己的家财全部投入建校。建校过程中,不辞辛劳,身体力行,与师生一道搬砖瓦,扛木料,节省开支。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办校方针,推行四育兼修,手脑并用, 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理念,改变原读书人不参加劳动的陋习。在选聘教师上唯才是用,不徇私情,尤其还聘请了威名赫赫的前清科考中获得第一名候补博士弟子员的赵必振为语文教师。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教育和爱校教育,校风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

正是由于丁瑚校长艰苦努力,勤俭办校,加之办学理念正确,措施得力,致使学校校风大振,声誉日隆, 很快便成为常德城乡享有盛誉的名校。

 

第三节   迎来解放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学校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校舍简陋,校址常迁,师生人数、毕业学生更为有限,解放前6年多,教职员工最少时仅10人,最多时不过22人,学生最少时56人,最多时228人,学生中途流失严重,毕业7个班,学生总计188人。

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是年,学校由于生源不足,与光汉、白云中学(均为私立中学)合办联合中学一学期,1950年又独立办学,共设教学班8个,学生336人,教员19人,校园面积6.95亩。

1950年在学生中开始组建青年团,以后团队活动逐步开展,并带动全校学生的课余文体活动。团队号召团员、队员学习吴运铎、刘胡兰、卓娅、保尔等英雄人物。学校辟有地理园、动物角、木工车间和菜园,以开展课外活动。

1951年上期,原常德市人民政府指示设立校务委员会主持校务,主任委员向荣。1951年上期学生参干35人。

1952年上学期原常德专署委派郑校邦来校任校长。《中学生暂行规程(草案)》颁发,学校及时纠正了师生参加政治活动过多的倾向,强调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正常的教学秩序较快地建立起来。为贯彻“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这一方针,通过劝学运动,设置人民助学金,使工农失学青年重返学校,学生人数大增,其中工农青年占当时入学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学校先后建立工会、中苏友协等组织。

解放后到1952年这三年多时间里,全校师生在党的领导下投入镇反、土改、三反、五反、抗美援朝、思想改造等运动,既提高了师生的政治觉悟,又纯洁了教师队伍。学校取消了反动课程,废除了体罚,教师坚持说服教育,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第二章    曲折发展时期(1953年—1966年

第一节  学校改制公办  教材教法更新

1953年原常德市人民政府派中共党员朱其来任副校长,下学期常德专署文教科派共青团员汪小唐来校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同年10月29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批准学校改为公办,正式定名为“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朱其来代理校长,定11月7日为校庆日。当时设有教学班13个,教职工41人,学生681人,比解放前学生最多的1947年下期增加了一倍多,形成初具规模的一所独立初级中学。于学生猛增,校舍与设备严重不足,便分三个班在泮池街设立分校上课,学校乃着手征购土地,建设新校舍、添置新设备,到1957年下期虽已新建教室14间,因将部分教室改为师生宿舍,教室仍不敷用,在15个教学班中设有7个二部制班。

1954年上期,根据1月14日—27日全国中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强调用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学生,要求教师努力钻研教科书和教学大纲,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提倡在教学中贯彻五个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自觉性、量力性),下期学校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6年3月化学教师石瑞藻(中共党员)评为湖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这年1月,学校已有党员3人,乃单独成立党支部,朱其来任支部书记。

1953年至1956年这几年,旧学校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根本的改造,不少方面是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节  “左”的思想影响  首次开办高中 

1957年9月学校开展整风反右运动,有行政干部、教师9人错划为右派分子,占教职工总数的22%。1958年4月整风运动又转入揭“三风五气”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向党交心、拔白旗、红专辩论、制定红专规划的系统整改阶段,整风运动到8月上旬结束。

1959年学校增设高中班。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掀起了教育革命高潮,大炼钢铁、支工支农、筑路,学校办起水泥厂和化工厂,建百头猪场一个,开辟渔塘三口,年产鲜鱼万余斤,还办起了占地30余亩的农场。1958年下期停课劳动达十周之久。1958年下期在初一年级试行五级分制评分法,以后全校普遍推行,并组织教师于每周星期六下午到市一中参加全市各科大教研组的活动,对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

1959年740名学生劳动出勤64931天,平均每生87天。1960年上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教学改革的大讨论,批判量力性原则、语数两科开展上双高课的活动。这期全校教职员工45人,学生740人,其中高中282人,初中458人,寄宿生380人,走读生360人,有团员97人,成立了团总支,有民兵509人,成立了民兵团。

1960年下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关贯彻劳逸结合、保证师生身体健康的指示精神,学校一方面组织师生开荒种菜,过好苦日子,另一方面贯彻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上课、劳动和课外活动,每天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七课时,校办水泥厂和化工厂先后停办。这期还恢复了百分制记分法,团总支改为团委会。

 

第三节  贯彻"八字方针"  停止高中招生

1961年学校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停招高中学生,原有的高一学生于翊年并入常德市七中。学校着重抓了语、数两科和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教师有计划地查漏补缺,加强双基教学和课外辅导,教学质量有较快的提高。首届高中毕业班高一、二班升学考试成绩数学名列全省第三,-升学率达78%,在全市仅次于一中。初中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全市第三。1962年高三、四班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全市第二,仅次于一中。同年11月7日学校举行庆祝建校二十周年活动,举办成绩展览,接待校友和家长参加。

 

第四节   规范教学秩序  鼓励精学减负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学校贯彻实施后,教学秩序全部走上正轨。上期全校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市文教科编印的《学习雷锋积极分子优秀事迹选编》中四中选登了两篇。

1964年上期清理"一平二调",校办农场停办,师生劳动限于校内少量种植、饲养、生活服务、清洁卫生等,每周劳动半天,排入课表。

1965年上期在师生中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实行"启发式"的教学,部分地实行开卷考试,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下期,为贯彻毛主席“七三”指示,决定在全校各科教学中实行统一布置作业,以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推行《青少年体育煅炼标准》,全年达标179人。

这一时期,学校领导人先后有朱其来(书记兼校长)、汪小唐(副校长)、曾帼君(书记兼副校长)、康谊三(副书记)、刘之倩(书记兼校长)、石瑞鑫(代理书记)、陈春生(副校长)。

 

第三章  文革动乱时期(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文革冲击校园  教学秩序瘫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中共常德市委工作组进驻学校,12月部分师生开始外出串连,全校停课。1967年上期师生中已有对立的造反派组织,党支部、团委会、基层工会均处于瘫痪状态。受外界形势影响,6月校内发生武斗,课桌和教室门窗破坏大半,仪器、图书损失殆尽,党支部、档案室被冲击,教师、学生的档案大部分被焚毁。1968年9月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9月30日四中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王焕记(工宣队员),11月进行“清理阶级队伍”,错误开除教工6人。1967年、1968年两年,学校虽多次动员学生复课,均告失败。1969年1月学校23名教师下放慈利等县,占教师总数的52%,上学期因缺教师,无法正常复课。下学期,下放教师陆续调回学校,经历几年动乱后学校准备全面复课,

 

节   学校配合战备  自建节省经费

1970年3月高中恢复招生(高一、二排),班级实行连排建制,自此全部招收走读生。1970年下期,学校由常德市酒厂接管,进驻以老工人梁秋舫为队长的工宣队。同年10月中共常德市委派工作组来校领导开门整党,整党后,龙淑侠任党支部书记,张少芬任副书记。1970年后的三、四年里,为配合战备形势,师生修建人防工事,有时日夜奋战。

1971年下期组织学生学唱《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加强战备教育、纪律教育和作风训练,全校一千多人集合不要一分钟,三分钟内有秩序地疏散隐蔽,全校秩序井然;教学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兄弟学校前来观参者络绎不绝,1972年12月5日《湖南日报》报道了四中这方面的成绩和经验。1973年、1974年两年,在上拨基建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兴建靠西边的两幢三层教学楼,教师白天上课后利用晚上挑卵石、红砖上楼,以节省基建开支。

 

第三节  改善办学条件  抵制不良思潮

为贯彻《五·七指示》,在1972年学校由一盘熔炉,一个铁墩建起了机械厂,解决了学生的学工基地。1976年上期又在东江公社靳家湾大队建立起有45亩耕地、三栋房屋的农村分校,建起了学生的学农基地。这两件事几经周折,师生备尝艰辛,仅1976年上期教师平均每人劳动37天以上。

1973年到1974年,“四人帮”一伙大力宣传张铁生“白卷英雄”典型,制造“马振扶”事件,批判湘剧《园丁之歌》,宣扬“读书无用”论,给学校和教师施加压力。广大教师本着对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积极抵制,仍然坚持管教管导,认真考核学生成绩,使这种破坏和损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时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办学掀起了高潮。

这一时期学校领导人先后有宋奇材(副校长)、朱其来(书记兼校长)、殷永惠(书记)、罗光裕(校革委主任)、龙淑侠(书记兼校革委主任)、张少芬(副书记兼校革委副主任)杨双炼(副书记兼校革委副主任)、杨忠敏(校革委副主任)、李书印(书记兼校革委主任)、张汝英(副书记兼校革委副主任)等。

 

第四章   稳步发展时期(1976年-1992年)

第一节  拨乱反正迎春天  教育教学谱新篇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工宣队撤离学校。这年上期,沉寂十年之久的学雷锋活动又在全校普遍开展起来,下期,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组织学生批判江青一伙散布的"两个估计",从而使广大师生摆脱精神枷锁,焕发了为四化而教,为四化而学的积极性。1978年全市中学演讲比赛,高23班李燕、初65班罗小林分别获高中组、初中组第一名。

1978年下期,学校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撤销校革委及所属教育革命办公室、政治处和行政处,恢复教导处和总务处,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学校抓紧落实党对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清理历史积案,改正错划右派,到1983年为止,共为18名教师平了反,恢复原职称和政治名誉。

同时,学校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着重抓师资队伍建设一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进修、业务研究和经验交流活动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979年全市高三数学竞赛,高23班杨荣平荣获第一名;全地区高二数学竞赛,高23班余致庭荣获第三名;1981年全市高一数学、语文竞赛,四中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这年高考,高54班孟自强,高52班王建湘获全市数学、外语第一名;1982年高考,化学成绩名列全市第一,物理、生物成绩名列全市第二。

1978年下期,学校基层工会恢复,成为"教工之家”。1982年2月,四中工会作为先进集体参加常德市1981年度教育战线先代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报告;1982年6月,常德市四中首届教工代表大会召开,实行学校民主管理;1988年、1989年四中工会被评为武陵区教育工会的先进集体。1979年下期常德市三中高中部并入四中。

1983年下期,学校停办高中部,学校领导得以全力抓好初中。1984年上期组织教师学习并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干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十项规定》,学校从师资配备等方面采取措施,坚持从初一年级抓起,面向全体学生,各科教学改革重点转向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6年全市首届初中智力竞赛,四中荣获第二名。同年参加初中毕业升学会考,会考成绩比1984年、1985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人均达到410.94分。

 

第二节 德智体美全发展   普法教育进校园

1983年学校将农村分校转让东江中学管理;1985年4月校办机械厂(以制氨压缩机为主)改为鼎城汽车修配厂,1987年又改为常德市鼎城电器机械厂,并与常德市鼎城低压电器控制设备厂联营,1988年元月改为独立经营,定名为常德市电器控制设备厂。1985年上期,新建靠东的三层教学楼,拆毁1959年修建作实验室用的二层楼。

1982年,为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领导,学校抽校领导一人分管体育。1982年常德市第一届教职工运动会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3年下期师生自己动手,建成250米环形跑道。1987年全校体育达标率高达90.8%,被评为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在全市历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四中屡次夺得团体总分前三名。1989年初三毕业生体育测试成绩,获全地区第一名。学校还为省专业队、省体校输送多名运动员,其中高11班王毅、高33班徐亚莉、高35班雷达、高49班黄祖珍等均曾代表省和国家,参加各项全国和国际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1986年上半年,学校党支部开展整党,整党后党支部委员为三人,马邦定为副书记。1987年3月,补选支部委员两名,胡先厚任党支部书记,11月学校设置政教处,教导处改教务处。

1987年3月至10月,学校进行首次教师职务考核评定工作,评聘中学高级教师7名,中学一级教师38名,中学二级教师36名,中学三级教师2名,并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6月在党支部领导下,四中民盟支部成立,有盟员7人。

为贯彻中共中央(85)23号文件,学校于1986年上期成立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把普法教育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使普法教育经常化、群众化、制度化,学校连续五年(1986-1990年)评为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自1984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文明单位。

1988年下期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贯彻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全校各班开展了讲、议、练、查、赛五个方面的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节  思想建设不放松  创先争优显神通

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以思想促教学,以德育带智育,党支部组织教工暑期学习班,集中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共吸收14名教师入党,全校有党员34人,占教职工总数(包括校办工厂2人,离退休教工)的21.4%。同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1978年-1992年,全校共评出出席省、市、区的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和立功人员达226人次,其中党员120人次,占总数的51.3%。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全校教学秩序安定,师生无一人参加与动乱有关的活动。

1990年9月,化学教师何英勇(中共党员)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11月20、21日,学校成功地举行了第一次教改开放日活动。当年全校290名毕业生参加升学会考人均成绩达467.66分。8月至9月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经省卫生检查团检查评定得分94.5分,学校被评为市卫生先进单位。

1991年上期,学校贯彻市教委颁发的《常德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八五期间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制定《常德市四中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着重落实教学常规,开展教学比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992年3月—9月,遵照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决定》精神,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通过社教坚定了教师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了改革意识,同时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年初三412人参加毕业升学会考,七科人均成绩达456.61分,其中升中专和高中的达104人。

1992年是四中建校五十周年,全校师生为美化校园捐资献力,捐款达4万元。新修8.5米宽的校道和人行道及主席台、生物园,修建了假山、雕塑。10月初,新建五层实验大楼落成。11月2日成功举办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这一时期,学校领导人有李书印(书记兼校长)杨双炼(副书记兼校长)、张汝英(副书记、书记、校长)朱其来(书记)、胡先厚(书记兼副校长)、陈磊(校长)、马邦定(副书记兼校长)、赵政文(副校长)何英勇(副校长)。

 

第五章   渐入佳境时期  (1992年-2002年)

第一节  教学常规落实好  教研教改掀高潮

1993年7月市教委调整四中领导班子,张汝英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沈善伟(省级优秀教师)、侯延杰任副校长,伍腊春任工会主席,为四中新时期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此后十年间,遵循"三个面向"全面提高素质这一方针,稳步发展。1993年学校采取一系列举措朝着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迈进,很抓内部管理软件建设, 10月,学校贯彻执行《普通中学教学常规》,规范了考试行为,并正式建立教学质量统计与分析制度。1995年10月,学校完成普九达标工作,经省教委检查验收合格。1996年3月,《人民教育》发表文章,全面介绍泪罗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经验,在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学校作出《学习泪罗,搞好转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四抓四重”的改革要求(即抓课堂重效率、抓比武重练兵、抓活动重效果、抓会考重质量)。4月,学校出台“文明班级千分赛活动”举措,对各教学班实行目标量化管理,拉开了精细化常规管理的序幕。

教研教改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课题研究必不可少。但起步阶段困难很大,在市教科院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决定先推广别人的试验成果,进行教改经验交流,取得一定成效后再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1997年英语组的《初中英语三P活动教学试验》成果推广,数学组的《掌握数学》成果推广等活动,火热的开展起来。12月,学校召开第五届教改经验交流会,编撰论文集一册,收论文28篇,举行"红杏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

 

第二节  硬件建设上台阶  教学比武大丰收

1994年10月,学校筹资10万元,购置电脑33台,并在各教学班安装闭路电视系统。1995年,学校建成六层24套新教工宿舍一幢。1997年3月,学校建成1800m²科技大楼,自筹资金50万元装备了电脑室、语音室、图书室和阅览室等。校门由原出口狭窄的永安巷改为市建设东路临街。 为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学校部分教师全额集资,在校办工厂内建成2100m²教工宿舍一幢。2001年9月,学校新教学大楼(六层30个教学室)竣工投入使用,使四中校园内的主体建筑和周边绿化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学校添置更换了教师办公桌椅、学生课桌椅,并维修操坪,打整校道,使四中育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是年,市建委、绿化委授予四中园林单位牌匾。2002年,为迎校庆六十周年,学校加大校园亮化工程力度,新辟文化长廊,为美化校园又添一景。

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大兴教学比武之风。1994年4月,物理教师洪燕参加常德市“新秀杯”教学比武获一等奖。5月,音乐教师时春平的音乐活动课被湖南省电视台录制播放,自此,四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蔚然成风。1997年10月,青年音乐教师储伟、青年美术教师王斌在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1998年5月,历史青年教师王明兰获市直中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一等奖,化学青年教师高峰获湖南省化学说课比赛一等奖。1999年12月,英语教师何衍惠代表四中参加市直中学《初中英语三P活动教学试验》推广活动比武课获一等奖,2000年以唐彩章、胡亚非、谭立新、彭晓东等老师负责的《初中英语三P活动教学试验》推广活动圆满结束。

 

第三节  各项活动创佳绩  师生成绩样样红

1995年7月,市教委调伍茂林来校任后勤副校长,刘金山任政工、人事副校长。5月,182班学生林乾获初中数学奥赛全国一等奖,指导教师蒋谟。6月;初三学生参加全省毕业会考,考入中专48人,普高201人(其中考入省重点一中43人),升学总数249人,英语、物理校平均成绩名列市直中学第三名,创近三年最好成绩。6月,学校大型舞蹈《黄河源头》获常德市"庆七一,迎回归"文艺演出三等奖。7月,202班学生周明高获湖南省青少年柔道比赛青少年乙组男子第一名。9月,学校制定《跨世纪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王斌被选拔为国家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储伟被选拔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8月,初一学生参加市八运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获优胜单位奖,陈晓祥等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10月,亚洲皮划艇比赛在常举行,四中担任开幕式文体表演舞台布景工作,获得优秀单位奖。11月,四中组队参加常德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荣获市直中学团体总分第2名。

数学教师蒋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政治教师孙金荣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英语教师胡亚菲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数学教师刘秋枝被评为常德市优秀班主任,化学教师何英勇荣获常德市十佳师德标兵称号。这年,常德市教委授予四中示范性初级中学牌匾。

学校党支部继1993年起四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工会七次被评为市教育工会先进单位。伍腊春被评为省工会先进工作者。

2000年7月,市教委调整学校领导班子,张汝英任党支部书记,沈善伟任校长,刘金山、罗功元任副校长,伍茂林任工会主席。是年,学校初三毕业会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考入各类中专38人,普高227人(其中市一中79人),各类综合指标名列市直中学第二名,地理、生物单科人均成绩名列市直中学第二名,这一骄人成绩,在社会上产生较深远的影响。1993、1996、1997、1999、2000年五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党支部书记张汝英被授予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英语教师谭立新被评为省优秀英语教师,语文教师谢建英被评为市级十佳师德标兵。在教学比武方面,获省级一等奖一名,获市级一等奖一名

2001年, 6月,市教育局举行建党八十周年大型歌咏会,学校教职工百人大合唱《爱我中华》荣获三等奖。 8月,四中担负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一场500人的武术表演《威风少年》赢得满堂喝彩,学校获市政府优秀节目奖,校长沈善伟等3人被常德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9月,学校新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这年,物理教师赵雪良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第六章 声誉提升时期(2002-2012)

第一节  竞聘上岗因才适用  校务公开民主治校

2003年8月,方顺才同志担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罗功元,姜建华,曹柱国同志任副校长。

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民主聘用,实施中层骨干竞聘上岗、年级组长及教研组长竞聘上岗、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竞聘上岗。第一次从普通教师中产生四名中层干部,三名年级主任并予以公示后聘用。学校的评优评先工作也严格按照民主制定实施方案、进行资格审查透明、公开述职、群众测评、综合考核、公示结果、上报审批等程序操作。使广大教职员工在评职、评优、评先中,评出了士气、评出了干劲。至此四中的民主之风开启。

完善校务公开制度,2004年学校在健全领导小组、校务公开监督评议小组的基础上,将届内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基建改造维修、办公用品添置等行政事务,事前公开草案讨论,提交职代会通过,并随时公布执行情况。严格坚持了每两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并将校长办公会研究的大小事项,通过各种会议、文件、公告栏及时通报给教职员工,以取得教职员工对学校行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严格坚持了“周历”制度,将每周的教学工作特别是行政工作以表格的形式打印成每周的行事日程,发给每个教职员工,利于他们了解教学工作该做什么的同时,也了解行政领导在做什么。学校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针对性地实施了民主聘用、民主择优和民主助教,出现了教职员工人尽其才、教育氛围敬业向上、教学工作充满活力的可喜局面。2006年四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行了平行阳光的分班、插班。学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现场监督。

 

第二节  师资培训工作忙  师德教育紧跟上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师资培训。尽管学校经费紧张,但为了教师的培训,学校尽了很大努力。2005年,学校以多种培训交流方式,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先后选送了副校长曹柱国、政教处主任李永祥、教务处主任吴作刚、数学教研组长马湘西参加校长培训、政工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英特尔未来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并根据市教科所的安排,选送了65名各类学科的组长、骨干教师参加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同时积极推进校本部的培训工作,年初即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专门计划。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参加工作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从教育教学2个方面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教。开设了网络应用与课件制作培训班,优秀班主任和名师经验交流会,请市级学科带头人上新课程教改研究课等。先后与市五中、市二中、市第十三中、崇德中学、市六中等学校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学科交流活动。

2006年先后派了1人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6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80多人参加市专题课程学习,参培人员全员结业,成为学校各级各科的业务骨干。特别是2006年上学期,学校组织全校5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全部结业获证。

2007年度组织了15名班主任老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专家报告会,选派了10名老师参加了在成教院举办的班主任培训。举行了以“青春展示”为主题的青年教师竞赛活动,其中刘娅、谭惠琼、郭丽杨三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

2008年4月夏立共和高山老师参加由市二中组织的德育专家报告会,听取德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并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会上进行学习心得中心发言。优秀班主任代表胡亚非、朱金凤老师到德山崇德中学参加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分别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和优秀事迹,得到了兄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赞扬,反响强烈。6月学校推选朱金凤老师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优秀班主任培训。7月在职班主任老师和部分青年老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工作培训。12月份组织全体班主任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学校把致力提高教工师德水平作为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2005年按照市委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重点进行了有关师德的学习、评议与整改,得到了市先教办的充分肯定。

学校还组织教师观看知心姐姐——卢勤的家教录像讲座《为了孩子的明天》、听取班级管理及湖南文理学院沈教授心理教育讲座,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道德教育素质。

2007年组织全体教职工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十七大会议精神、市教育局“十七不准”规定等等,要求每名教职员工不仅做了学习笔记,而且还撰写了2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和深刻的剖析材料。倡导并践行了以“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为内涵的6大四中精神。在市教育系统七一建党节教师汇演活动中,取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

2011年先后有中国德育杂志社采访四中的德育工作经验,常德晚报专访四中省级优秀教师胡亚飞老师的事迹。5月《中国德育》杂志社领导专家来学校采访四中的德育管理工作。

2012年选派宋文君参加国家级教育继续能力培训,暑假期间,学校还选派了叶妮、李训其、曹庆华参加“国培计划”培训。选派刘立元老师于下半年前往加拿大学习;选派樊明广老师于7月底参加市教育奖励基金组织的教师学习活动。

上半年,学校有77名专任教师取得了第三周期继续教育结业证(参加结业考试的老师均获得了结业),19名专任教师参加下半年第三周期的继续教育网络学习。

 

第三节  活动育人效果好  文明创建有成效

建立长效德育机制,坚持“活动育人”德育理念,德育工作寓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规范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把升旗仪式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

每年学校还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三月份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讲座、主题班会、演讲赛、征文赛等。“五四”青年节开展“在团旗下”的演讲活动,召开全校学生大会,表彰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干部和优秀团员。清明节组织学生到文化宫祭扫烈士陵墓。十月份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我爱四中”等征文比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

另外,2006年开展了学习洪战辉心得征文演讲活动,七年级开展《守则》《规范》知识竞赛;2007年,组织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喜迎十七大,感受新变化”活动。 2008开展“3.5志愿服务活动月”主题活动,各班团支部深入学校附近社区、敬老院、孤儿院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志愿服务。3月6日上午,学校青年教师及七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志愿服务者队伍,来到诗墙公园开展“倡导志愿服务,构建文明常德”百名师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周末休息日的时间参加“交通安全小卫士”的活动。2009年,先后开展了扶贫助学爱心活动,“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5月11日进行了“情系汶川‘5.12’大地震周年祭”征文活动,5月20日至6月7日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举行了“祖国腾飞”文艺汇演,积极开展主题为“与祖国同行”的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等。

2011年校团委积极参加由团省委、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发起的“圆梦红土地”大型公益助学活动。三月五日,学校政教处和团委会组织学校100多名学生志愿者,来到诗墙公园参加“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5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2012年积极响应团市委、市教育局团工委的号召,开展“希望工程一元捐”公益助学活动,全校同学积极参与,踊跃捐款,共募捐7700元。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的文艺演出活动。4月至6月开展以感恩母亲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开展“五四美术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学校还举行了“少儿广播故事大赛”,常德电视台新闻频道、《常德民生报》相继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四中成效显著。学校与市交警支队办公室合作,筹办交通安全学校,市交警支队办公室投入近二万元予以支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好评,在全国交通模范城市迎检中四中被定为必检单位,为全市的创建工作争得了宝贵的3分满分。2003年学校还被评为防非先进单位,健教工作也跨入市直领先地位。学校申报了市级文明卫生先进单位。政教处与团委会,在音体美组的紧密配合下,组织学生参加了“9.8助学日”万人大行动、中国诗人节暨髡残诗书画艺术节,组织学生参加市三独比赛、步行街广场文艺演出、人防知识征文、书画作品赛等活动.在三独比赛及人防征文及书画作品赛两项竞赛项目中,有四人次获一等奖,三人次获二等奖,十二人次获三等奖。

学校编印了《常德市第四中学学生自救自护安全常识》读本,举行安全教育讲座,增强了学生生命意识,提高了自救自护水平。与城南派出所联合,成立了常德市首家“青少年维权常德市四中基地”,学校与派出所及管段民警紧密配合,从维权的角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工作实效突出。

2011年政教处组织了多次安全知识讲座,构建安全管理网络。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授课(发资料、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传递学生安全防范的方法,共同探讨安全措施。与常德市巡特警支队一大队开展警校长期合作活动。巡逻特警支队干警坚持每学期为我校师生做一次专题讲座,坚持每周为学校巡逻两次以上,默默无闻的为四中保驾护航。

教师队伍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如孙金荣老师关心集体,被群众称为热心人,她近20年坚持照顾孤寡老人的典型事迹在《常德日报》上报道宣传,在全市教工文明创建中被评为“最佳邻里”,“五好家庭”。2003年学校接受市总工会规范教工之家验收检查时得到了总工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学校从4月开始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准备工作,直至11月底常德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学校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下达的各项艰巨任务,学校的迎检资料被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推荐为教育系统的样板,也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做出了一份贡献。同时,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第四节  制度建设很重要  精细管理要求高

四中坚持以和谐发展为工作思路,组织各处室很抓制度建设,着力精细管理,同时强调全员参与意识,为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懈努力。

  2009年实行了所有教师都参与的“值日校长”制,通过这一制度的执行,学校建立起了一个交叉立体式的管理网络。各处室和“值日校长”每天将检查的情况在校园网上公示,每两周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予以点评。既增强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又达到相互理解、相互监督的目的。

2010年11月市教育局批复备案,学校党支部扩展为党总支,2011年分设文理两个支部。提拔教务处主任李永祥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政教处坚持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校的两操检查、“校园之声”广播、学校门口值勤、小交警值勤、宣传、卫生检查都由学生干部负责。并通过家校通、家访、班主任接待日,加强家校合作,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制定了《班主任撰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要求》,组织了班主任评语评选活动,其中6篇优秀学生评语被市教育局选辑成册在市直学校发行。24位班主任老师和年级组长都认真撰写了德育案例,其中3位老师的优秀案例被市教育局选录。

政教处根据已制定的《班级评比量化细则》,每月考评结果优秀的班级评为“文明班级”并颁发锦旗。规范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注重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学校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表彰由“四中之星”转变为表彰“优秀合作小组”。统一制定《家校联系本》,形成学校、家庭二位一体的管教机制。

学校从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结合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开展德育工作。七年级着重进行以礼貌、礼节、礼仪“三礼”为载体的养成教育。八年级进行了以爱国、爱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载体的“五爱”教育,九年级则是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为载体的前途理想教育。

学校不断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制定了《常德市四中合作小组平台下班级管理实施方案》《常德市四中合作小组考核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德育实效,逐步形成了学生自主性管理的德育新格局。全校学生竞争意识强,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教务处以“实践新理念,建构新方法,打造新课堂”为目标,在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推广“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从2009年开始,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了以合作小组为平台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目的,使后进生的转化得以根本性的落实。

本着“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一年一度的“明义杯”青年老师教学比武活动,大力组织和支持各个学科的课题研究。不断改进组考制度,加强试卷分析和学生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为以后的教学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

总务处在分管校长指导下,致力财务管理的整章建制,逐步拟定并执行了《购物的计划审批制度》《采购的监督验收制度》及《公物损害、遗失赔偿制度》,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工福利稳步提高。

2006年以来学校工会更加重视了人性化的人本管理。在学校党支部指导下,依法召开教代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审议财务预决算报告,审议通过了《常德市四中各类津补贴发放方案》。另外还做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如帮助操办红白喜事、看望因病住院教职工、慰问离休老干、孤寡老人及教工遗霜;坚持开展了教职员工生日送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份蛋糕等温馨活动;继续坚持了2年1次的教职员工的身体体检等工作;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各种活动等。

 

第五节  集中精力抓课改  “五环节”模式创品牌

2003年国家实行新的课程改革,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学校开展民主助教活动,即在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和个人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的差异择优上岗的基础上,举全校之力、合集体之慧,积极组织开展了四大主题活动。即备课活动、课改活动、比武活动、培训活动。重视集体备课研讨,以老带新帮扶,现代技术应用,对外学习交流等。每次活动均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档案、有总结,一年中全校共有260多人次参与了教研、观摩活动。

2004年12月举办的首届“明义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对全校的教研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化学组高峰等老师承担的省级化学子课题《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模式系列的构建与实验》完成了结题工作,并获得省级一等奖。

2005年学校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充分利用“明义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这一平台,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由教研组负责,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进行全面研讨;在教研组内组织上示范课,进行教法、学法的交流。其次,在组内充分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学科推选一名青年教师进行比武,并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装备运用等方面进行评比、奖励。最后,要求各组根据研讨活动的情况,写出一定篇数有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上交学校或送市教科所评选。

这一年学校开始“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数学组马湘西等老师申报了《初中数学实验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省级数学课题,并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2009年初,学校分三批组织教师外去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以合作小组为平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并于该年上学期在部分班级开展了试点,及时总结经验。2009年下学期,全面开展了试验推广。为推进这一改革,学校还大力组织公开课、研讨课。不断巩固学习探索成果,不断深化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009年教务处组织的课题《“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理科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获市级优秀课题奖。数学组课题《初中数学实验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并获市级二等奖;

2010年,经过全校教师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终于探索出了“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提出问题、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和拓展提高。各学科各备课组严格按照五环节进行备课、评课和教学研讨,教研氛围空前高涨,相关学科在认真探索的基础上还总结出了适合本学科教学特点的子模式。学校的“明义杯教学比武”成为了展示教师教改成果的平台,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基本达到了“生教生、生练生、生强生”的目的,初步找到了一条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并完成两个省级课题《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促进英语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的申报工作。学校化学和地理两学科被市教科院评定为“常德市中小学课改实验试点校”,其中化学学科还在第十三届化学年会上做了题为“实施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打造高效快乐的化学课堂”的课改专题经验介绍。数学组课题《初中数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获湖南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评比二等奖。

2010年市教育局推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举措,四中选派了九名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的骨干教师前往市六中工作。党员教师彭晓东的事迹被常德日报报道。

2011年5月23日四中作为市直初中唯一代表受邀参加了省委、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来常召开的座谈会,并到四中实地考察;10月10日,承办常德市教育局和民盟常德市委主办的“常德市教育教学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接待了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主委傅绍平、副主委刘丽艳等领导的视察,并获好评;10月12日四中作为市直初中唯一代表参加了教育局召开的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方顺才校长做了汇报发言;11月25日,在常德市第二届校长论坛上方顺才校长作为城区初中代表做了典型发言;12月4日,方顺才校长在湖南省教育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以“实施五环节合作学习打造高效快乐课堂”作专题发言,受到国家课程编审定专家石鸥教授等省教科院和高校专家的一致好评。

 

六节  校园建设大变样  校园文化谱新章

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是学校工作重点之一。2004年学校优先改善了一线教师的办公环境和学生活动设施,添置了录音设备、仪器设备、电教设备,改造了音乐教室、体育场所、局域网络。

2006年学校综合教学大楼的修建正式启动,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大楼;投入300多万元,着手2个操坪的改建、扩建工作,建起了塑胶跑道和铺设人工草皮的足球场;投入约200万元,实施学校绿化工程、路灯改造工程;2008年全面完工。学校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装备了两个年级教师办公室和24个教学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后期投入了150多万元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了全部更新,设计制作了四中校园网站(www.cds4z.com),为学校有关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创名优学校打造了一个展示的窗口。

 2011年投入100多万元的风雨篮球场建成并投入使用,缓解了学生活动场地不足的矛盾。明义楼的改造按时完成,新校门、明义堂、棋艺室、校史馆投入使用,学校文化建设的阵地逐步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点,是学校的灵魂。“明义文化”是四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及思想内涵,“明德尚义”,为蹈仁义而弘大德,明责任而敢担当。学校通过宣扬“明义”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教育,达到培养明义之人的目的。

2008年学校命名了“明义楼”,修建了“明义亭”,《明义》校刊第一期顺利出刊,学校网站“明德尚义”开始正常运转。为了增强“四中人”的主体意识,挖掘“明义”文化的内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徽征集评选活动,确定以“立志、笃学、乐行、明义”作为四中的校风。

2010年是常德市教育系统文化建设年。音乐教师唐圣君创作了《明义之歌》,2011年4月在市教育局举办的“御品德山杯”校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学校创作了《明义经》,《明义赋》,对学校培养目标进行了诠释,使学生从中感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一些基本道理。

《明义》校刊获得了全国中学校刊评比一等奖。成为全校师生进行明义文化交流的平台,抒发情感、展示自我的载体。

开展“明义”故事演讲比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向全校师生免费发放《弟子规》读本,并编写了明义堂校本课程《明义点读》,诵读教材《经典诵读》,组织经典诵读研讨课观摩活动,同时开展了千人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校园书声琅琅,书香阵阵。

由于四中文化建设成绩突出,先后接待了临澧县教育局、首届校长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校长的参观,市委书记卿渐伟一行也视察了学校。常德广播电台、常德电视台新闻频道、公共频道以专题和新闻的形式多次报道四中成绩。《中国青年报》也以《明义文化铸品牌,特色引领誉三湘》”为题报道了四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2011年七月学校被评为首批、市城区唯一“湖南省级经典诵读教育特色学校”。11月湖南教育等新闻媒体对四中进行的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专访。常德政府网诚挚邀请学校录制一期“嘉宾访谈”,大力推荐四中的教育教学工作。

2012年学校“明义文化”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声誉日益提高。5月18日,接待市政协主席刘春林一行来校视察。6月20日,接待日本东近江市教育考察团来校参观。4月28日,接待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耈街民族中学来校参观。此外,还先后接待澧县教育局、灌溪中学、西湖一中、石门白云中学、芙蓉路小学、常德市九中、桃源青林中学、石门五中、安乡五中、湖南省民族地区挂职锻炼校长等多个单位的参观考察。

 

七节  规范办学提倡节简  师生共创和谐校园

学校严格执行一次性收费标准,坚持面向社会公示收费标准;加强了财务“双签”制度,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节电、节水与爱护公物的意识。加大了对校办工厂的管理力度,维护了校办工厂的合法权利。2009年学校后勤保障方面措施有力。学校图书室在2009年度获得图书发行先进单位。财务室获得决算先进单位。

2006年,为了了解家长、学生对四中办学的满意度,政教两处通过家长、学生的评教问卷调查及深刻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7年学校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务处组织教学开放日互动教学开放活动,通过这一次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开开心心地当了回主角,不仅仅让家长目睹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家长对学校新型教育方式有了直观的了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开展募捐赈灾活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共募集爱心款9万多元。为了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组织了3次安全知识讲座,进行了两次紧急疏导演练。

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社团如:电脑制作社团、摄影社团、明义文学社团、百灵鸟社团。

2008年王斌老师辅导289班的卞晓菲同学获得常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李彬老师辅导的4位同学获得湖南省少儿绘画比赛初中组一等奖。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绘画、书法、摄影比赛活动,3位学生获得了一等奖,有18位学生获得了二等奖。12月份举办了四中体育艺术节,开展了拔河比赛、播音主持人选拔赛、书法、绘画比赛、师生趣味迎面接力赛、元旦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

2010年学生参加“三独”比赛5人获市一等奖,8人获市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市少儿才艺大赛4人获奖。学生男女排球队在市直比赛中均获第二名。

2012年王斌、肖娥、高峰指导的学生机器人社团参加RTC机器人创意闯关大赛先后获湖南省和全国一等奖,7月13日赴台湾参加世界大赛。

2010年以来,在音体美组老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大课间活动,七、八年级全体学生的秧歌腰鼓表演,在教学开放日和其他学校领导老师来校观摩活动中,得到教育局领导和各校老师的高度赞扬。2012年5月我校大课间运动案例,参评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全市三所学校之一)。

2010年5月10日,开展了教学开放日活动,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兄弟学校领导、老师,部分小学校长,市级主流媒体和200多名学生家长深入学校、进入课堂,全方位的了解四中,畅谈“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共同探索城区初级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随后常德教育网、常德电视台、民生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新闻网等7家市级主流媒体予以了跟踪报道。

学校党总支和工会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心教师健康,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每年3月8日,组织女教职工到江西宜春、五雷山、慈利等地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来校做题为《关爱女性健康》的讲座;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庆祝建党90周年,学校组织“党的恩情永不忘”主题征文和离退休教师文艺汇演活动;7月组织党员教职工前往北京、庐山、韶山、湘西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10月,组织退休教师前往郴州莽山、桃花源、柳叶湖、石门等地参加“重阳节”休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前往株洲景弘中学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参加市直中学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获二等奖;组织教工篮球队参加市直教职工篮球赛;组织教职工春节联欢会活动等。关爱困难教职工和特困学生。学校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如教师刘达明、曹洞英身患癌病,学校领导、其他教职员工除多次到医院看望外,还两次为他们捐款10000多元;为杨先源等4名教师向市教育局申请救助;在9.8助教活动中学校上半年减免了196名特困生学杂费,下半年减免了150名特困生学杂费。其中,学校教师捐款五千余元,资助了22名特困生,切实保证了学校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第八节  十年耕耘硕果累   师生同心成绩多

2003年外语组黄兰老师参加市直中学英语教学比武获二等奖。高峰获化学比武市特等奖、省三等奖。共有9位教师的2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5位教师论文获市级奖励。

2004年,学校先后推出了孙金云老师为“常德市优秀党员”、李永祥老师为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推荐了朱金凤老师为省劳模候选人、高峰老师为“芙蓉杯”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活动中生物学科获市级一等奖、市直一等奖;语文、数学、体育学科获市直二等奖。全年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和课件设计37篇,特别是化学组高峰等老师承担的省级化学子课题完成了结题工作,并获得省级一等奖。学生的各种竞赛活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数学奥赛中,3人取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在生物学联赛中,4人获省级一、二等奖。

2005年各项竞赛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中数学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名和市级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生物竞赛获省级二等奖2名,市级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王斌老师参加全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大赛获二等奖。历史教师周学桃、王明兰论文评比分获省级一、二等奖;物理教师刘婷参加市直物理实验制作大赛获一等奖,代表市直参加全市比赛获一等奖等。

2006年学校领导班子届度考察获市教育局二等奖,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检查,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学校民盟支部也被评为先进支部。朱金风/谭立新评为先进盟员。

2007年肖娥老师获信息技术课教学比武市直一等奖、市一等奖;李彬老师获研究性学习有效指导竞赛市直一等奖、市一等奖;刘丽媛老师获生物实验创新大赛市直二等奖;彭美华老师获思想品德课教学比武市直一等奖;刘雅琴老师获化学新课程教学比武市直一等奖、市三等奖。李彬老师在市直美术教学比武赛课中,获一等奖,录像课荣获市级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比武,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数学获国家二等奖2人、市一等奖1人、市二等奖1人,马湘西、钟碧霞、刘伶俐获中国数学学会颁发的优秀教练员证书。化学获国家级奖1人、市一等奖1人、市二等奖2人,何英勇老师获全国优秀园丁奖,高峰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物理获国家级奖1人、市一等奖2人、市二等奖2人、市三等奖3人,卞新华、孙涛、朱金凤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8年王斌老师被评为全市初中美术学科唯一的学科带头人;代艳萍老师被评为常德市骨干班主任培养对象;熊京华老师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周学桃老师被评为为市级优秀教师;对朱金凤、代艳萍老师加强培养,送其参加党训班,并于6月发展入党。学校考核推选出。

谭惠琼老师语文新诗教学比武市直一等奖。刘海霞老师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比武市直二等奖。理化生综合课题被评为省级中期检查优秀课题、获全省第二名。熊京华老师、鄢远香老师、陈立安老师等15位老师论文获得省级奖9篇、市级奖6篇。高峰老师和刘雅琴辅导的学生获得全国化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朱金凤老师辅导的学生获得全国物理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冷美珍、叶尼、肖建霞、熊京华、孙涛等老师辅导的学生获市级奖多项。

2009年朱金凤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秀教师,高峰和马湘西老师被常德市教育局评为首届骨干教师。教师论文共41篇:国家级核心期刊4篇、省级刊物28篇、市级论文9篇。理化生省级课题被市仪器站和实验学会评为优秀课题。孙涛老师辅导的叶禹含获全国一等奖;张鹃老师辅导的叶禹含获国家级二等奖;熊京华老师辅导的蒋明超获国家级三等奖;刘小丽老师辅导的李成梁获国家级三等奖;何英勇老师辅导的何东霖获国家级三等奖;刘雅琴老师辅导的叶禹含获国家级二等奖;饶琴老师辅导的李成梁获市级一等奖。

政教处在2009年度获得城南综治先进单位和内保先进单位。校团委获团工委“雷锋在我身边”主题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0年有41篇教师论文获各级各类奖励,学校省级课题“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理科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获省二等奖;教师参加教学比武获市级一等奖两人,市直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国家级奖励10人,省级奖励5人,市级奖励37人。学生参加“三独”比赛5人获市一等奖,8人获市二、三等奖;学生男女排球队在市直比赛中均获第二名;学生参加市少儿才艺大赛4人获奖。

2011年语文组获“湖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创新展评活动”省团体一等奖,其中谭惠琼老师获课堂教学展示一等奖,郭丽杨老师获教学创新成果展示一等奖,谢金君老师获课文朗读展示一等奖;张鹃老师获“湖南省青年数学教师资源运用与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肖娥老师获市直信息技术教学比武一等奖。

市教育局表彰罗功元、胡亚飞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高祖亮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315班刘珊杉同学还被评为全市“美德少年”。11月,刘珊杉同学还通过竞选,成功当选为市学生联合会代表。

学校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验收并获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荣获“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荣获“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省级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等称号。

2012推荐戴艳萍、张鹃同志为市教育局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推荐钟碧霞老师参评市总工会组织的“百岗明星”;推荐戴艳萍、黄兰老师参评市级优秀教师、推荐朱金凤老师参评省级优秀教师。

肖娥老师获市级教学比武一等奖第一名并于10月将代表常德市参加全省教学比武。唐圣君、曹庆华、高祖亮、林霞、谢淼、张胜兰、曹沥倩、伍峻、聂霞、邱瑶等教师撰写的13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或在相关刊物发表;张淑芳、马湘西、宋文君、熊京华等老师参与编写教辅资料出版发行。

2003年初三毕业会考,市直中学平均分第五,及格率第六,优秀率第四,综合评价第四,初二结业会考综合评价第四。

2004年中考学生毕业成绩居市直平均总分第二,8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居市直第二,一中直升人数居市直第二,学校综合评价G值居市直第三。

2005年中考数学第二,英语第二,学生毕业成绩居市直平均总分第二,学校综合评价G值居市直中学第二。

2007年九年级毕业会考,语文、数学平均分分别列市直中学第一,物理、化学A等率列市直中学第一,思想品德、历史A等率列市直中学第二,人均A等率列市直中学第一。四中公费升一中的百分比列市直中学第一

2008年中考取得了较好成绩。九年级会考,300分以上的有39人,290分以上的有68人,八年级地、生会考,地理A等的有157人,生物A等的有147人,双A的112人。

2009年中考:①升一中人数比例第一,巩固率第一,总分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第二。②政治市直中学G值第一,地理市直中学G值第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生物,体育市直中学第二。③升一中各班人数(指语数外总分达一中分数线其他等级学科达一中入围标准,不含一中录取的特长生)119人。综合评价为市直中学第二名。

2010年学校毕业会考成绩列市直公办学校第二名。

2011年中考成绩显著:综合评价为市直中学第二名,九个毕业学科中两个第一,五个第二,两个第三。

2012年中考九年级语数英总分:310分以上85人,300分以上152人。

 

第七章  正德法治时期 (2012年-2019年)

第一节 以德治校创品牌  以廉从教正师风

2012年8月,市教育局重新调整学校领导班子。邓新好同志担任四中校长,校党总支部书记。李玉波,何志莉,金国华,陈华忠任副校长。新的领导班子确立了以德立校的工作方针,努力把四中办成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2017年8月,市教育局微调四中领导班子,提拔朱金凤为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提拔郭丽扬为副校长,主管政教工作。

在坚持常规工作的同时,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值日校长”制度,增强老师管理意识。

着力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作风建设活动。8月,邓新好校长为全校教职工上了一堂题为《以廉从教 以学促教 以德治教》的廉政党课。10月选派的唐圣君老师参加市直、大市的廉洁从教演讲比赛均获一等奖。

2013年4月,教育部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到校考察。6月,市人大领导到校调研师生交通安全教育情况;7月周德睿市长一行到校视察指导。学校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廉洁文化示范校”“常德市示范家长学校”。

2014年坚持值日校长值周制度,每周明确一个调研主题,解决师生关注的问题。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各阶段活动,举行了师德师风专题报告,认真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学校充分利用《明义》校刊、学校网站等舆论阵地进行宣传,全年校园网发稿100多篇,

2015学校恢复了1942年创办初期“明德尚义”的校训,从7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明义文化积淀中总结提炼出了“立德启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人、以德促学、以德立校”的德育理念、“以德立教、以学促教、以研兴教”的教学理念、“以章为范、以精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务真求实,围绕“学习有进步,品行无差生”的培养目标,倾力打造全新育人模式,形成了“励志 笃学 乐行眀义”的校风,“严教 勤教 善教 乐教”的教风,“合作 求知 探索 创新”的学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条措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千人诵读活动”,并同时在学生家庭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手拉大手活动”,进行“文明美德之星”一月一评选。在笃学楼一楼设置廉洁文化长廊,其上悬挂着学生自己所写的校园廉正文化格言牌匾。举行“廉洁故事演讲会”和“廉洁文化书画展”活动,让他们能培养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2017年党总支坚持理论学习制度,总支书记和各支部书记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重新学习《三重一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制度》等党内制度,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用好了“三会一课”这个基本依托,激活制度功效,强化组织功能。

2017年6月,市纪委、市教育局在四中举办了市直学校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市文明委在四中召开了“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

2017年7月为了动态监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情况,学校聘请24名(每班一名)家长为师德师风监督员,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微信群,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公开校长电话。师德师风方面连续五年实现社会、家长、学生“零”投诉。  

2017年11月,学校校长邓新好荣获常德市“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十大廉洁模范称号。并代表市直学校在常德市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经验介绍,《常德教育》记者来学校进行了专题采访。

2018年学校举办了“廉洁种子播心田”第六届廉洁故事会、“不忘初心 正家风”一封家书征集活动。

2019年举办“第七届廉洁故事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开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活动,学校被评为“示范学校”,教师李坤被评为“先进个人”。12月,常德市教育局关工委家长学校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四中举办。

 

第二节   德育工作有章法   创建省级文明校

围绕“学习有进步,品行无差生”的培养目标,四中德育工作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习惯、诚信、仁爱、孝敬、理想、责任”六大德育支柱目标体系。为了使这六大德育支柱更好地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学校以螺旋上升式分年级分层次推进,细化了每月的德育活动,使之序列化、目标化、具体化。

2012年学校建立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初一主题是习惯,诚信;初二主题是孝道,仁爱;初三主题是责任,理想;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体系。按照《常德市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常德市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对学生进行评价。将过去从集体与个人两个角度的评价发展为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审美表现”五个角度、四十个关键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相应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以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推行《德学实践手册》。这项工作密切了家长的联系,通过学校、家庭合力督促学生每天遵守德学准则,每天积累心得感悟,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各项工作得到市教育局关工委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四中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身心得到快乐。如:开展了“寻找身边的雷锋,争当志愿服务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唱响校园”活动,让歌声,让活力洋溢校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第七届体育节活动和校园艺术节活动。

2014年开展“案例式”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针对典型个案共同商榷、共同分析、共同研究,充分调动班主任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强了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战斗力。12月市直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市四中召开,校长邓新好同志作了题为《新时代呼唤新教育》的德育工作汇报。朱金凤老师获得了全国优秀班主任和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龚艳老师被评为常德市优秀班主任。

学校建立了具有四中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德育评价方式。围绕学校核心文化“明德尚义”,着力抓好学生习惯养成、品德培养。完善德育评价,改一期一评“三好学生”为一月一评各项“美德少年”,改一期一评“优秀班级”为一月多项评选“示范班级”,改教师评价为教师、学生、家庭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让德育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创新家校共育模式,真心实意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提供系统服务,如家教理念、家教知识、家教经验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性地为学生量身订制《德学实践手册》,教师、学生、家长天天进行有效的双向、多向反馈,以期通过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努力做好四中明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使明义学子能积极主动的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图文的形式镶嵌其中,让学生们能更直观的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开展了“伟人故里行”“学生拓展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

2016年学校组织专门力量,成立《家校有效的沟通技巧研究》课题组,对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进行探讨,并成功申报为省级课题。为了让家长学员借鉴成功的家教经验,学校于7月组织了八年级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8名家长学员介绍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2016年9月,在常德市首届中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6年9月,学校在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中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示范校”。2016年12月,在常德市中小学红色经典课文朗读活动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作品《我爱这红土地》被评为一等奖。学校教师社团和社区联办的“四点半爱心学校”被武陵区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湖南省教育学会授予“2016年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2017年常德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开展了争创“四美”(最美校园、最美园丁、最美学子、最美家长)的评选活动,四中入围市教育局“最美校园”候选单位。钟碧霞老师被评选为“湖湘优秀班主任”。学校366班欧文同学获得“常德市最美中学生”称号。368班姚子娴获得全省“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全国最美中学生”候选人。

2017年7月,学校组织七、九年级班主任赴成都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峰会;2、8月,两次举行了学校德育论坛。以此来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德育课题——《家校有效沟通的技巧研究》的中期测评。

2017年学校荣获市级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学校启动了创省文明校园活动。学校以此活动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倡导师生做文明之师、文明之子,共创文明校园。学校建立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年级组、教研组制度;深入推进辅导员制度(七、八年级各中队,九年级各团支部聘请辅导员)。学校新建了六大德育支柱目标体系文化墙。充分利用时令特点开展安全教育;依托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邀请社区、卫生院、保健院专业人才为学生讲座。学校在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中获得“全国示范学校”,375班戴银杏获得“全国读书之星”称号。375班李沁钢、368班李艾旸同学被评为“常德市新时代好少年”。组织部分班主任去郴州参加全省德育工作年会。组织了部分骨干教师前往上海多所中学交流学习。教师周娃被授予“常德市优秀青年教师”。教师张鹃被授予“常德市师德先进个人” 王明兰被评为“常德市优秀班主任”。

2019年,学校举办了德育论坛、师德师风论坛,教学论坛。党总支书记全年围绕师德上党课2次,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常德市市直学校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与师德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三级培训,7月组织部分老师前往北京开展业务培训。

2019年学校荣获“湖南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常德日报以《以德铸魂 以文育人 明义浇筑文明花》为题专版报道。

 

第三节  党建工作抓得好  团队共建有妙招

2012年学校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作风建设活动,要求党总支委员每月为全校教职工上一堂党课,并成为制度。325班的卢璇同学被评为“常德市优秀团员”,郭丽扬被评为“常德市优秀团干”。

2016年5月份起,统一按照局党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学教工作,并先后5次接受局党委联点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督导检查,均获较高评价。《常德日报》刊发了《“两学一做”在四中 九十高龄教师在行动》等多篇报道。

   按照常德市委宣传部“讲话精神润三湘”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要求,学校专题制作的反映学校党总支“两学一做”学教工作开展情况的微视频《使命与信念的召唤》被评为全市6个优秀项目之一(教育系统唯一获奖作品)。

2016年9月朱金凤老师被评为“常德市第二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代表教育系统出席“常德市第七次党代会”“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曹庆华老师被选为常德市政协委员并出席市政协会议。

学校理科支部被市教育局党委评为“2016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7年学校副校长朱金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先进工作者”“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8年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规范组织生活和考核。学校5名班子成员和2名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依托党员志愿服务岗,增强党员服务意识。4月份出台了“五比五看五增强,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活动方案并积极实施。6月,组织了全体党员教师进行党建知识考试,举办了十九大精神教育培训结业典礼暨优秀学员、优秀心得体会表彰大会。8月,组织部分党员到延安培训学习。

2019年学校出台《学习强国学习制度》,实现了“全员注册、全员学习、全员覆盖”。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9月各支部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选拔配强支部班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顺利实行智慧党建信息化管理。

  2019年副校长朱金凤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学校文科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邱平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王露婵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四中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代表初中学校的全国少先队工作改革示范校。学校通过开展“三比三看三促进”活动,进行团队共建,以团带队。2018年4月,团省委书记汤立斌同志视察我校团队共建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5月,四中团队共建的经验在全省少工委五届六次全会上进行推介。7月,四中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学校),全常德市中小学唯一一所。

2019年四中在团队无缝衔接共育新人工作中做了积极的探索。5月,团省委领导陈艳英带专家团队莅临四中就团队工作进行指导;5月,在全国中学团委书记培训班上学校被团中央点名就团队共建特色工作做代表发言,也标志着四中团队共建工作在全市甚至全省树立一面旗帜。

2019年10月,组织承办常德市团市委、常德市教育局主办的“常德市团队共建示范性活动”,反响强烈。11月团省委谢君毅副书记莅临四中指导工作,12月团省委钟娜副书记莅临学校指导工作。

2019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书记李坤获“常德市五四青年奖章”。

 

第四节  教研教改继续  “青蓝工程”启动

认真总结学校课程改革经验,2012年利用学期开学的机会,学校举办了“教学论坛”活动。进一步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课程规划,坚持依法治教,切实减负增效。2013年6月,省教科院专家来校调研指导四中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此外云南保山市昌宁县耇街民族实验中学、广州市骏景中学、广州市长兴中学、石门县太平镇中心学校、德山崇德中学等多所学校来校学习交流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湖南教育电视台》《常德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四中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实绩。2013年谭惠琼、张鹃老师教学比武获全国一、二等奖;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先进教研组”。

2014年,有芷兰中学、慈利县龙潭河中学、湘西古丈民族中学、石门蒙泉中学等多所学校来校交流,并承接了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健康国培班的“影子”老师来校培训。

四中“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并实施到2014年有五个年头了。五年里通过了“行政推动——教师认识试行——教师理解践行——形成教学自觉”的过程。学校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继续用“五环节”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约束和影响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为土壤,促进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建设高效课堂,从有模式走向多模式最后达到无模式。

学校以“四课”(示范课、推优课、研讨课、比武课)为载体深化课堂改革。全年上了“示范课”51节、“推优课”32节、研讨课56节、比武课35节。教学比武方面王俊老师获全国中学骨干英语教师现场教学设计初中组全国一等奖,罗云志老师获“湖南省物理实验技能大赛”省一等奖。林开智、刘婷、刘雅琴、王小娇、高山、柳磊教学比武均获得市级一等奖。

2014年学校省级课题《“‘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的研究》通过中期评审,获得市教科院的高度好评。另一省级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 创新初中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开题论证,由学校地理组承办的市级规划课题在12月结题。

2015年学校有计划、有要求的派骨干教师到古丈县民族中学进行交流学习、在跟班学习的时间内既向他们学习也为他们上示范课,研究课、还作了小组合作的专题讲座。此外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到河北衡水、精英中学,广州天荣、天河参观学习。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在教研组活动和“教学论坛”中开展专题讲座;每个学期要上示范课。四中是“影子教师”实习基地,骨干教师要指导影子教师。

2016年先后有广东李锦秋校长工作室参观指导常德市四中学校文化建设、广州天荣中学、天河中学来常德市四中参观交流,湘乡教育考察团、郴州永兴县教育考察团考察常德市四中学校文化建设。这年暑假四中还承办了常德市市直中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完成第15期、第16期“明义”校刊发行和编纂“明义教苑”(教师论文集)第一辑的收集工作。

2016年常德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竞赛与观摩活动、常德市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专题研讨会、常德市初中地理教学竞赛与研讨活动相继在四中隆重举行。4月,学校在有7名“常德市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又有16名教师被评为“常德市第三届骨干教师”,占全市9%。2016年12月,四中被市教科院评为2016年度“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

2017年,理化生组省级课题《提高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应用研究》结题;以“合作小组”为平台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研究(教育研究成果奖)获市级三等奖;省级子课题《基于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顺利开题。在湖南省教育厅启动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双百工程”首期优秀作品遴选中,邓新好撰写的论文《浅谈新课程改革的新观念》荣获二等奖,是常德市获奖论文最高奖项之一。

2018年四中“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年度学校参评论文106篇,分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参与晒课教师100﹪1人获部级优课,3人获省级优课。

学校拥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全日制研究生2名。

2019年,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市五中、市六中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举办“第六届教学论坛”,第十六届“明义杯”教学比武暨教学开放日活动。

由谭惠琼主持的省级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成功立项。王俊参加常德市第一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市级一等奖第一名、何玲获常德市市直中学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教学风采竞赛一等奖、谢金君获市直语文教师教学比武二等奖、黄万呈获市直生物教师实验能手大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一师一优课”先进组织单位,参与晒课教师100﹪,其中5堂市级优课,3堂省级优课,丁时清、朱华玲被聘为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张伟被评为优秀管理员。张淑芳、肖娥获常德市第四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在十三中参加常德市初中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中,政治组九年级老师朱华玲老师为全市老师作经验介绍;《红色经典诵读》作品获省级二等奖、市一等奖。

2019年学校先后接待国培初中校长培训班、西藏隆子县教育考察团、常德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广州骨干教师培训班、乡村初中骨干校长培训班等省内外多个学校或团队来校参观交流并做经验介绍。

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跟踪调查青年教师拜师学艺情况、安排青年老师上汇报课等一系列活动。

2012年5月份全校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参加了中国学校教育学会培训中心举办的“构建班级文化,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培训。5月份选派高祖亮、夏立共同志参加市教育局科干班学习。派邓新好校长前往美国学习;派张淑芳、林霞老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选派高峰、肖娥、李坤、熊京华、马湘西、钟碧霞、张鹃等老师到省内外学习。下半年又选派高山、黄兰等6位老师到长沙参加班主任培训。全校95名教师取得了第三周期继续教育结业证。推荐饶琴同志参加“党训班”学习;选送黄佳佳、饶琴老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

2014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班主任外出学习交流活动5次,在学科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70多人次。学校聘请“弘集团”等专家来学校讲座三次,举办教学论坛两次,本校教师培训三次,通过专家的培训,提高了教师们的综合素质。

2015年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书写、课件制作、普通话、说课、上课)。

5年的“青蓝工程”,为四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2017年,张盛兰老师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英语现场教学中获一等奖;唐圣君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优课,张鹃、唐圣君、罗云志、李坤获省级优课、邹梅获市级优课;王小娇老师参加湖南省数学教师微课大赛获一等奖;谭惠琼老师在“国培计划(2017)”——湖南省第四批初中青年精英教师培养高端研修项目中获微课一等奖;饶琴老师在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基础教育组个人赛中获三等奖。林开智老师在常德市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市一等奖;罗云志、罗柳佳、黄万呈教师在常德市五小区及市直的实验说课大赛中均获一等奖。2017年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竞赛活动中谭慧琼、叶盼、王小娇、刘娅四位老师获奖,在省、市级教学比武活动中邹梅、项群等10人次获奖。2018年宋文君被评为“常德市优秀青年教师”、、王俊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省级教学能手”“市级劳动模范”称号。

 

第五节 教学成绩斐然  获评文明校园  

2013年市直中考综合排名第3名,其中历史综合排名第1,数学综合排名第2。市直学校教职工篮球赛获“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2014年,四中录制的《中华经典诵读》获常德市级一等奖,并送交湖南省教育厅进行评比。学校中考成绩综合值排名位于市直中学第二名,仅次于常德市外国语学校。其中物理、化学、历史综合值排名市直第一,数学综合值排名市直第二。

学科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在湖南省数学奥赛中,有11名学生获省市两级奖励。物理奥赛有4名学生获市级奖励;化学奥赛有5名学生获市级奖励;信息技术奥赛省级三等奖5人,2014年国家教育部关工委“我的中国梦”读书征文中获全国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市教育局组织的学生书画比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市中小学生“创建园林城市”征文评比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市中学生“三独”比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4个。九年级陈皓龙获得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武术枪术比赛青少年组第一名。2014年常德市直中学生排球比赛男女队均为第三名,市直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获得第三名。

2015年学校中考成绩,四中市直中学综合排名第三。

2016年度,四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列市直公办学校第一名。

在2017年四中物理实验考核合格率位居市直公办学校第1名;化学实验考核优秀率位居市直公办学校第1名;信息技术上机考试合格率、优秀率位居市直公办学校第2名。

2017,学校教师叶妮阿娜荣获“常德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郭丽扬、张鹃还应邀在白鹤山中学执教,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四中德育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学校获“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中考,学校各项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三项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市直公办中学第2名。

2018年中考中,学校各项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三项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市直公办学校第2名。

2019年,学校着力教学研究工作在辅导学生竞赛上,八年级曾臻、诸则言同学参加常德市机器人比赛WER普及赛获初中组第一名。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2名学生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男足在2019年全市初中比赛中首次进入了全市八强。

2019年中考成绩市直中学综合排名第三。其中政治第一,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第二。

四中坚持“立德启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的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文明校园”。2016年4月,学校被市武陵区委办评为“2015年度武陵区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单位”。

2016年,四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获国家级奖励73人次,省级奖励22人次。2016年12月,四中被湖南省教育厅和广空评为“湖南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常德市教育局评为“常德市第四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17年9月,在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学校连续三年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示范学校”。学校从2016年开始着手创建文明校园活动,2017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

2018年学校积极推广普通话,学校被评为“常德市语言文字先进工作单位”“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单位”,副校长朱金凤在湖南省普通话抽测会上做经验交流。5月举办了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该活动在2019年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特色主题活动案列评选中,荣获省级一等奖第一名,12月,学校被评为“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邀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讲学,举行“学宪法,守宪法,用宪法”系列活动。开展系列防震防灾、防恐演练、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电教育。学校以社团为阵地,开设18个社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三独、书法、绘画比赛获奖19人。“常德市中学生成建制班级合唱比赛”2个班获三等奖;市直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9年,学校注重校园媒体宣传工作,在常德晚报、政府红网、教育网等各类新闻媒体刊登新闻稿件200余篇。其中,常德教育网采稿55篇,政府红网釆稿30篇,常德教育电子显示图片新闻52篇,校园网登载70余篇。

 

第六节  工会活动很丰富   建校扶贫两不误

2013年,组织爱心社团扶助困难学生;9月组织教职工运动会;11月为教师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女职工两癌保险。12月组织教工排球赛。后勤保障有力,重点进行了乐行楼和笃学楼高品位的文化建设。

2014年 3月学校工会组织教师前往十美堂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踏青觅春,快乐生活”工会主题活动;9月,学校工会组织各工会小组进行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10月组织了组织离退休教师到柳叶湖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11月组织了教工排球赛;12月组织了教职工前往鼎城钱家坪云峰山开展迎新年登山比赛等。

2016年,启动学校新征地块的拆迁工作,完善“文明校园”的硬件需求。武陵区拆迁办对新征地块的各住户财产重新进行了摸底、登记并报财政审计,学校每周追踪进度。

 “38妇女节”,组织女教师们开展以“增强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主题活动; 9月,组织离退休教师重阳节活动,老科协会员活动。10月,组织教工运动会;教工舞蹈社团开课。

2017年,学校组织了教师趣味运动会、柳叶湖马拉松比赛、重阳节活动、“送温暖”活动。

2018年,学校后勤部门为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生物标本室、录播室、围墙改造,配电工程改造。

学校顺利完成各项建设的审批和维修改建工作。团队活动体验中心建设,各班教室智慧黑板(希沃黑板)安装,以及B-06地块土地划拨和综合教学大楼立项等工作有序进行。

2019年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常德万人健步行活动、教师体育节活动,马拉松活动、重阳节活动、三八妇女节活动、女性公益活动讲座等活动,提升教师归属感、幸福感、温馨感。

2016年7月,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前往古丈开展对口扶持交流活动。

2017年邓新好校长等学校班子成员深入石门县维新镇崔家井村进行精准扶贫5次,深入贫困户,把党的温暖带到普通农户家中。

2019年学校结对扶贫桃源县理公港镇杨公桥村9户农户,本年度先后5次深入杨公桥村扶贫,帮扶助困,经扶贫攻坚蹲点领导审核,该9户农户均先后脱贫,系稳定脱贫户,扶贫效果好。

 

第八章  品牌创立时期(2020年-2022年)

第一节  党风廉政经常抓  团队建设一体化

2020年8月,市教育局调整市四中领导班子,朱金凤同志担任党总支部书记、校长,陈华忠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吴海鹰副科级纪检员,于田野、卢耀军担任副校长。学校新一任领导班子开启了打造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示范校园的征程。党总支部书记、校长朱金凤同志明确提出了“三三三四” 目标管理模式,即:1、建设三个团队:管理团队,班组主任团队,辅导团队;2、实现三化管理:制度化,信息化,人性化;3、推动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4、打造四个校园:健康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

2020年,学校通过满意学校创建活动,支部队伍强化活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六大党建活动。强化了党的建设,实现了党建引领促工作落实的目标,取得了良好成绩,获得了“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示范校”称号。对此,省委宣传部不仅给予了高度赞誉,并拟向中宣部推荐。

2020年四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了教师廉洁教育活动,德育论坛、师德师风论坛、法规政策宣讲、校长上党课等系列活动。学校德育创新团队被授予“常德市第四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康重文对四中进行“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的实地测评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获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称号。学校全年被国家、省、市媒体报道达70多次。

2020年,学校先后出台了《团队共建实施方案》《少先队改革方案》,建立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制度》《团支部辅导员工作制度》,创新实施了积分入团制度。七年级成立少先队,开展建队仪式活动,聘请少先队辅导员。新建了全国一流的团队活动室、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开展了开学第一礼、九一八事变、国家烈士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明教育、孝德感恩教育等活动。

学校扎实的团建队建工作,喜获丰收:团中央基础建设部郭冲部长专程来四中调研,并对学校团队改革,积分入团、双积双评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团省委全体班子成员先后分批次来四中调研团队共建工作;姜开斌英雄中队、诸则言同学、李坤老师等一批集体与个人分别获得了省级优秀中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称号;常德市教育局、共青团常德市委主办的常德市初二年级离队入团仪式暨14岁集体生日示范性活动在四中举行;校团委被评为常德市共青团先进单位,四中成为全国少先队工作改革示范校;校长朱金凤被聘为常德市少工委副主任,团委书记李坤被聘为常德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

2021年,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常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德市基层工会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深化“一体化”建设,引领学校高质发展。学校从思想、制度、阵地、活动四个环节上系统推进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团支部和少先队“三会两课一制”制度、廉洁自律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日常充分利用团队活动室、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学校宣传栏等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新理念新政策、文明行为习惯、法制法规、网络安全、生命与健康等内容的宣讲解读。利用国家七大传统节日、九个现代节日和重要大纪念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形成学校党团队活动体系。

2021年,学校党总支共2名预备党员如期转正,发展3名同志为预备党员;按照团委“双积双评”考核入团制度,上半年发展78名团员。

2021年7月完成了由常德市教育局、共青团常德市委主办,四中承办的“向建党百年献礼”常德市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示范性活动,百余位领导嘉宾莅临活动现场观摩指导,活动得到一致好评。

2021年接待全国专家学者现场观摩达50次。由于示范表率作用突出,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10月学校代表常德市参加了湖南省少先队活动课案例比赛,学校团队改革,积分入团以及活动阵地等改革举措在全市宣传并获得高度评价;11月参加了常德市共青团改革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朱金凤前往长沙进行初中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经验分享专题讲座。四中“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经验获全省推广。

 

第二节  精细防控抗疫情  “双减”政策暖人心

2020年初,精细防控好新冠肺炎疫情成了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对此,学校严把进出关、报送关、归集排查关、审核复查关,并将防控链条从校园延伸到了每个家庭。发挥学校网站、微信、短信、电话、板报、专栏等媒体作用,强化疫情防控知识、疫情防控举措、心理健康疏导等内容的宣传辅导。开展有关疫情防控的论文课件、图文音乐、作品展览、辅导讲座、答疑竞赛、志愿服务、抗疫募捐等活动,其中:在湖南省CYECC青少年英语抗击疫情主题作品征集大赛中,获省一等奖6人,省二等奖15人,省三等奖11人;唐圣君老师推出的抗疫歌曲,被各大主流媒体传播分享;全校师生抗疫捐款近6万元。

2021年,学校强化疫情防控,严格入校排查登记、红外体温检测、晨午巡视检查、校园防疫消毒。

2021年,为落实国家对学生超重的校外培训、家庭作业两大负担的“双减”政策,学校制定实施了《“双减”后常德市四中作业管理办法》,探索推行了七年级家庭作业布置“3+2”模式,八、九年级家庭作业布置“3+3”模式,作业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以内。

 

第三节  五育并举重素质   课后服务显关怀

为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基础教育阶段打造学生终生受益的素质。学校围绕创建国家文明标兵校园扎实开展工作,坚持全员全程全域育人,不断完善教育管理观念和方法,致力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文明校园。

2020年,探索实施课后服务“三专”模式。探索开设了课程专题讲座。初步开设了明德课程、明艺课程、明心课程、明智课程4类探索性课程,供学生选择参与,初获成效:在中国气象学会举办的2020年世界气象日“风云之战气象知识有奖竞答”科普活动之校园巅峰战中,取得了全国初中组第一名;在市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探索开启了社团专项活动,目前已开设了19个学生社团,每周开展3次社团活动,校机器人队获省赛冠军,校男足进全市前5名、校女排进市直前3名。

2021年,学校推进了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育淬炼的“五育”计划;主导推进了礼仪德育系列化、节庆教育专题化、体育锻炼课程化、劳技培训体验化的“四化”模式;主导推进了广播稿赛、故事会赛、手抄报赛、团体操赛、书画竞赛、演讲比赛的“六赛”方式;主导推进了升旗仪式日、主题班会日、主题团队日、千人诵读日、心得体会日、廉洁语录日的“六日”活动。学校推进了家长“四会”制度: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家长宣讲会,家庭教育知识技能家长培训会,家庭教育家长代表联席会,学校教育家长代表评议会。

2021年,学校获常德市共青团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常德市师德师风建设年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承办了常德市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年会。党总支书记、校长朱金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根据教育教改形势,坚持每天下午4:50-6:00开展课后服务;坚持社团活动、作业辅导两种课后服务形式;坚持周二周四七年级开展社团活动、周三八年级开展社团活动;坚持提供22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坚持提供明德课程、明艺课程、明心课程、明智课程供学生个性发展;坚持学生作业一般都在学校完成的原则;坚持学科老师组成“走班式作业辅导”团队巡回辅导的制度;坚持学生自主、专人巡查、意见反馈的课后服务机制。

2021年11月,由学校肖娥老师指导的机器人社团,407班马一腾、胡宸2位同学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407班高艺铭、张朕珲2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

学校学生体育工作捷报频传,校女排取得了市直第二,男排取得了市直第四的好成绩。市直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第五名、男足取得了大市联赛第六名的成绩。

 

第四节  教育教改成绩好  校园频频传喜报

2020年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落实到位。探索实施“同课异构”模式。即同一教学内容,让不同的教师上课,不同的构思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探索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试探性的在九年级将学生按学科成绩重组分班,进行分层式走班教学。针对不同的专题采用不同学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法。初探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每名学生都得到提升。

积极参加了国家、省、市三级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自主组织了外出交流培训;创新开展了本校教师和聘请专家同台授课,打造培养专家型教师活动。采取带着问题走出去学习、利用外地来本校观摩进行问题交流,一年中,学校带着问题先后到外地广东佛山、本地区县市直学习交流6次70多人次;迎来湖南省民族贫困地区初中校长培训班、湘潭县骨干校长提升研修班、浏阳大瑶、金刚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浏阳市道吾、永和中学联校德育干部培训班及常德市的区县市学校等到校交流20余次近800人次。

学校获得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资助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基于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并分获省二等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成功立项省级课题。教师获得国家级论文一等奖2篇,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1篇。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三等奖,常德市第五届微课大赛1、2、3等奖各1名,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征集1、2、3等奖各1名,常德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论文评选活动1、2、3等奖各1名。

精细后勤管理,严格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手续,坚持校长审批,严控资金支出,精细了财务管理,获得了市局教育计划财务(综合)先进单位;

2020年学校中考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的综合值位居市直中学第2名,陈禛兴同学取得市直中考最高分。

2020年,学校获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状。

2021年,为切实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学校开展了校长教育随笔的“一随笔”点评,明义杯课堂教学竞赛、青年教师五项技能大赛“两竞赛”,教学论坛、德育论坛、师德师风论坛“三论坛”等活动。推进了专家授课训、师徒结对训、外出学习训、外地来访训、师生交流训的“五培训”方式,全校教师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在2021年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中学校王俊、谢金君2位教师获省级优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谢金君老师课例被评为“典型课例”,刘宇峰老师课例被评为“研讨课例”。戴艳萍老师被评为常德市“最美人民教师”。谭惠琼老师被评为市“师德标兵”称号,黄兰老师被评为常德市优秀班主任,黄万呈老师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

2021年中考市直中学综合排名第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第二。

2021年,强化设施改造。确保了综合教学大楼2021年8月顺利施工

2022年,在常德市第二届“身边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中谢金君、刘宇峰,汪澜老师获一等奖,周娃、姚倩颖老师获二等奖;常德市四中获优秀组织奖。

李荣获常德市“师德标兵”;葛春梅获常德市“优秀班主任”;朱华玲获常德市“优秀青年教师”;宋文君获常德市“优秀支教教师”。

2022年,在常德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精品团课、少先队活动课征集评选活动中,四中获优秀组织奖。精品团课《用理想之光  照亮青春》获一等奖;精品少先队活动课《传承红色基因  取奋进力量》获一等奖。

2022年10月,四中党总之书记、校长朱金凤同志作为全国党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

回望四中历史,四中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硬功夫,口碑是生命力。四中人砥砺前行,不懈努力,逐步成为常德市市直中学中的佼佼者。其中甘苦,铭记于简史,更铭记于每一位四中人心中。


    常德市第四中学

     2023年5月